人工水晶體不可以改變焦距,其功用只是讓原本混濁或硬化的水晶體變得清楚罷了!而且如果可以改變焦距的話,那不就可以讓有近視的患者使用了嗎!所以人工水晶體並不可以改變焦距!

以下是人工水晶體的資料

  目前除了尚未上市的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」,目前還有一種新的「黃色人工水晶體」,就像植入的太陽眼鏡,可過濾對視網膜傷害最大的紫外線和藍光,同樣由愛爾康所研發,不僅顛覆了人類原本的水晶體是透明構造,並大幅降低二次白內障的機率。這項產品目前已獲FDA(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)核准通過,可望將在明年年中即可在台上市。

  白內障是一種老年人常見的疾病,是眼睛水晶體產生混濁或硬化的現象,導致患者視力出現問題。這類因眼睛老化造成的白內障,主要是因為眼球膠原蛋白退化,以及氧化現象和受紫外線傷害等成因。

人工水晶體的演進

  1949年時,第一個PMMA材質的硬式(不可摺疊式)人工水晶體被植入眼內,但因為植入的人工水晶體容易偏離視軸位置,即所謂的"偏位現象"而需要被取出重新放置。
  1978年,為了配合「囊外白內障摘除術(ECCE)」,發展出可以放置於水晶體囊袋內的硬式人工水晶體。隨著手術技巧的進步,小切口白內障手術越來越普及,再加上對小切口的要求,在1982年時,研發出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。所謂的"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"就是允許將其摺疊成原本大小的一半,其摺疊後的大小就可以利用較小的超音波晶體乳化切口來植入。一旦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被放入水晶體囊袋中,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就會慢慢伸展恢復至原先大小。

  但是白內障並非只是老年人的專利,不少非老化的年輕白內障個案也日漸增多,多半是因為外傷造成,例如眼睛遭尖銳物或碎片刺傷,或是長期遭紫外線傷害、使用含類固醇藥物等。

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

  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可以利用各種柔軟的材質來製作,讓其可以很容易地被摺疊。

  第一個被用來製作成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的材料為矽膠(Silicone),但是因為矽膠材質本身容易纖維化,如果手術過程中未進行處理,可能會產生一些併發症(如二次白內障、偏位等,詳見術後併發症),甚至還有因為材質本身引起之發炎、變黃的現象,而需要再次動手術取出變質的矽膠人工水晶體。

新的材質

  所以在1994年時,使用“非親水性acrylic材質”,利用其柔軟、可摺疊的特性,讓人工水晶體容易透過小切口而被植入眼內,更重要的是沒有矽膠人工水晶體的回彈力,可避免因人工水晶體回彈而造成組織傷害。根據研究顯示非親水性Acrylic材質的人工水晶體不但具有可摺疊的特性,且為目前市面上生物相容性最高、二次白內障發生率最低的人工水晶體。而 "可舒單片型軟式人工水晶體 (Single Piece AcrySof)",為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發展的最高境界產品,經由高科技一體成型Acrylic材質設計,具有最優越的臨床效果和最低的術後併發症,95%以上的病人具有術後最佳的視力,並可提供穩定且長時間的清晰視力。

  目前的人工水晶體除可治療白內障,有的還能同時解決老花、近視,並有保護視網膜的效果,單價介於新台幣三到六萬元,健保給付兩千八百餘元,民眾自負差額,要先評估需求、打聽技術價錢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qc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