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前陣子去參加一個「激勵營」的活動,在這三天兩夜過程中,有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:「最簡單的事情,就是最難的事情」。聽起來很像老生常談,對不對?我記得陳履安先生曾這麼說過:「不必到深山打禪七,只要每天在家打一日禪即可。」這兩句話看起來輕鬆,做起來卻不容易。

多工 VS. 專心

一日禪是什麼?就是「在一天內認真地去做每一件事」。早上起床後,刷牙時專心刷牙,不去想早餐要吃什麼;吃早餐時專心吃,別邊翻報紙邊聽廣播;開車上班也心無旁騖,小心翼翼地遵守交通規則慢慢開,腦筋別盤算待會進公司後要處理哪些事。

經過一天的專注投入,雖然忙碌,但都有具體成果,最後,關了燈,上床專心入眠。一天辛苦,但不會感覺勞累。相反的,因為潛能得以發揮,做起事來更是化簡馭繁,舉重若輕,再棘手的事也迎刃而解,逢凶化吉。一日禪看似不難,卻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,原因在於,現代人太聰明,以為講求「效率」就是「多工」,能同時把兩件以上的事情處理完畢就是有效率!殊不知,這樣做的結果,往往每一件事情都沒有做到位。
頭痛醫頭 VS. 頭痛醫腳

我們在使用電腦,或是其他3C產品的時候,都知道該參考使用手冊。但是面對自己的身體呢?有一本書叫做「人體使用手冊」,除了先「認識」身體之外,並進一步說明該如何「使用」身體。人體是多麼精密的一座化學工廠,設計之初是要讓人們有充分的運動量,能夠在大自然中生存下來,那時候,人們不是在追趕獵物,就是在被獵物追趕,因此練就強壯的身體、矯健的身手,但是這種追趕跑跳碰的本能,到了現在的環境中已經逐漸喪失,因為事事都有工具代勞,人類越來越倚賴外物,而非憑靠本能。也因此身材日益臃腫,病痛上身。身體虛弱又求助於藥物。

就以「吃藥」這件事情來說吧!所有的動物都具備求生本能,也有自己的療癒系統,懂得自己去找藥草來解決病症;但身為萬物之靈的人們,卻嚴重倚賴藥物。在「人體使用手冊」這本書中,就強調「不要吃藥」!因為藥就是毒,它的作用是將症狀壓抑下來,而非根治。

舉個例子,當我們發燒時,會很自然地去拿退燒藥來吃,看到燒退了,就很高興,以為病好了。但這只是治標而未治本,因為你還是不知道,究竟哪裡出了問題而導致發燒。為什麼不讓它藉由發燒而將熱或毒排出、並找出發燒的原因呢?這都是身體所傳遞出來的警訊。

同樣是生病,有一句俗語說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,如果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頭痛不是要醫頭,而是要醫腳。是要找到真正的病灶再對症下藥。人們往往不向內追求本能及潛能的發揮,捨近求遠,反而向外追求解方,就是緣木求魚。

企業常被視為「有機體」,與人相似。假設,今天從財報上發現應收帳款過高,直覺的處理方式,可能是去責問財務部的人,這是典型的吃退燒藥模式,也就是「頭痛醫頭」,忽略了企業體所傳遞的警訊。相反的,如果深入去了解,也許會發現,原因根本就不在財務部門,而是在業務部門:因為跟客戶溝通上出了問題,使得客戶收到產品後與預期中存在落差,例如交期、品質等等問題,客戶感到不滿意,因而延後了付款時間、甚至退貨,才導致應收帳款居高不下!這就是所謂的「頭痛醫腳」。

我有一個朋友,非常熱愛飛行,而他也常常將他從飛行中得到的體驗,應用到企業的管理上。駕駛座前不是會有密密麻麻的儀表板嗎?老手與新手的差異,在於老手是用經驗、本能去駕駛,而新手則是緊盯著儀表板來駕駛。盯著儀表板駕駛有什麼不對?儀表板上的數字本身沒有問題,問題出在當駕駛看到這些數字後的處理方式。

追表飛行 VS. 防患於未然

想像一下,如果你是駕駛,看到儀表板上顯示飛機高度過低,你應該會直覺地想:那我要趕快把飛機拉回應有的高度;如果儀表板顯示飛機左傾,你可能也會直覺地想將飛機往右拉,以保持平衡,而這樣的動作,就是「追表飛行」─追著儀表板上的數字來駕駛,通常追表飛行會越飛越怪異,為什麼?

因為你要做的不該是「補救」,而是「預防」。看到儀表板上的數字,作出反應,這是「處理已發生的事情」,當你以為這樣可以回復平衡時,卻發現儀表板上的數字又開始變化,永遠都在數字後面苦苦追趕,疲於奔命。正確的做法應該是「看到數字後,去預測下一步的變化,預防將發生的事」,也就是說,今天你發現飛機高度太低了,但從你看到數字、大腦解讀、作出反應的過程中,你仍持續在飛行。因此,你必須把在這些遞延的時間中,所持續發生的事情一併列入考量,這樣計算出來的結果才能讓飛機維持真正的平衡。

定點打靶 VS. 動態射擊

這就是在射擊時所必須考量的「前置量」概念,定點打靶很簡單,問題是,現實情況裡,你往往是得在崎嶇不平的路上,射擊移動中的目標。必須將速度、遠近距離、風向等等因素納入考量,才有可能成功射中目標。射擊如此、駕駛如此,企業經營自然也如此,等到財報反映問題後才去處理,已經太晚,如果不能完全防患於未然,那麼至少在解決問題時,要帶著「前置量」的概念,不只解決問題,更要預防問題。

同樣拿應收帳款的例子來說,當你看到財報上應收帳款數字過高時,可別忘了,從財報結算後到你拿到財報之間,又過了多久?應收帳款的問題,可能遠比你所以為的更加嚴重。

回到最起初所談的「一日禪」,心無罣礙地做好每一件事情,並不簡單;以企業來說,如何讓每個員工都能做好份內之事,其實是經營企業最大的挑戰,說實在的,「自掃門前雪」沒什麼不好,如果每個人都能掃好自家門前的積雪,不但整條路暢通無阻,也才有能力去管別人家的瓦上霜。

為什麼說最簡單的事情最難做?因為簡單,我們會掉以輕心,會應付了事,會自作聰明,會捨棄標準作業程序等等,卻忘記當一件事情重複地做,開始感到厭煩時,就是該用心思考「如何做得更好」的改革時機了!(採訪整理.陳君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qc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